锦州野保志愿者在小凌河口观测到火烈鸟 为东北地区首次记录
就在上周,一则题为《新记录:罕见冬候鸟沙丘鹤首次飞抵锦州》的微信引起了广泛关注。今天小编要告诉大家的是:锦州野保志愿者又有新发现。11月16日,野保志愿者在小凌河口发现了一只火烈鸟。
11月16日早上8点钟,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锦州志愿者联盟负责人余炼带着7岁的儿子余明阳从市内出发,到小凌河口进行冬季候鸟巡护,一直到下午5点多才返回。余明阳也是锦州年纪最小的野保志愿者。在巡护过程中,令余炼欣喜的是又有新发现。
当日下午两点钟左右,小凌河口,一群翘鼻麻鸭正在水塘中悠闲自在地游着,有一只火烈鸟就在其中,如“鹤立鸡群”一般,它静静地时而低头觅食,时而单脚独立,时而梳理羽毛,时而优雅踱步。
据余炼讲,起初,由于离火烈鸟的位置较远,他只是模糊地看到一团粉红色的东西,误当成了谁扔在湿地里的垃圾。“我拿着望远镜一看,竟然是火烈鸟!我当时都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他赶紧绕着水塘向火烈鸟的方向走过去,大约走了1个小时3公里,在靠近火烈鸟仅五六十米的地方兴奋地举起相机,迅速按下快门,拍了多张照片并录了视频。
“这又是一个新记录!”余炼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将所拍资料第一时间通过微信传给了国际鹤类基金会、全国鸟类环志中心、黑龙江野生动物研究所、大连野保协会等机构的专家,证实火烈鸟出现在锦州,这不仅是在锦州首次观测到,在东北有观鸟记录以来也是第一次发现。
据了解,火烈鸟在全球分布较丰富,在我国罕见,在中国西部有分布,主要是在新疆地区。近年来火烈鸟栖息地东扩,在西安、山西运城都有观察到,连续三年在天津被发现,今年在山东黄河口出现。锦州离天津较近,火烈鸟出现在锦州属于正常。
因为火烈鸟在迁徙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迷路的情况,找不到大群时会就地越冬。火烈鸟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即有益的、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颈部、身子、嘴为粉红色,嘴如大靴子,它喜欢把头埋到水里觅食,借助嘴的边侧缝隙过滤浮游生物,它喜欢吃小的单细胞虫子,也吃少量鱼虾。
在即将颁布的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晋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白眼潜鸭,近年在锦州连续出现,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雪雁近几年在锦州都有观察记录。最近,锦州野保志愿者在小凌河口有多次新发现,除了11月4日在这里观察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罕见冬候鸟沙丘鹤;11月14日,还在当地发现了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毛腿沙鸡,过去在锦州没有过观察记录;这次又发现了火烈鸟“空降”锦城。
余炼表示,在小凌河口连续发现新的物种,说明锦州滨海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都在向好发展。